百家乐-百家乐官网平台导航_百家乐代理_全讯网新 (中国)·官方网站

校友風采

當前位置: 首頁 -校友風采 -正文

葉正猛:新湖公益的“左”與“右”

來源:    發布時間:2020-06-29    瀏覽次數:

 

【訪談嘉賓葉正猛,我校77級中文專業校友,浙江溫州人,生于1958年12月,本科學歷,高級經濟師。現為浙江新湖慈善基金會秘書長。曾任共青團溫州市委書記,洞頭縣委副書記、縣長、書記,溫州市委副秘書長,溫州市政府副秘書長、辦公室主任,浙江新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監事長。

 

【訪談手記】“牽手,九千多個日日夜夜的牽手,我們歷經——春的挽留,夏的付與,秋的分享,冬的守候,牽手是愛的全天候。牽手,九千多個日日夜夜的牽手,牽手在巍巍的高原,牽手在深深的峽谷,牽手在遙遙的邊陲,牽手在漠漠的田頭,牽手在祖國的四海九州。只要世間有圣潔的關愛真誠的感恩,每一次注滿緣分的牽手都是一個美麗的邂逅!……”

 

2019年末的一天,我還清晰地記得讀到這首詩的驚訝。多年來,更多的公益界的人在談籌款,談項目,看不到多少生動的人物,更少有行云流水的文章。所以心有所憾。可是,當我讀到葉正猛先生發來的《牽手——獻給新湖公益25周年》時,才知道一首寫公益的詩歌竟然也可以這樣有激情、有文采。

 

不久,在中華兒慈會舉行的十周年音樂會上,我又一次見到了葉正猛先生,他在臺上朗誦《牽手》一詩。他一身唐裝,身材略顯削瘦,講話溫和,儒雅。他的朗誦鏗鏘有力而感覺沉靜安寧、深情滿懷而表達細膩自然,感染了全場每一位觀眾。

 

第一次見到葉正猛先生,是在2019年國際志愿者日前夕舉行的公益鏈啟動儀式上,他作為公益鏈的36位共同發起人之一,專程從杭州趕赴北京,對這一創新性的區塊鏈時間銀行及其服務模式表達的支持,令人感動。

 

今年5月,中國抗疫取得“重大戰略性成果”之際,我便約葉正猛先生的專訪,繼續我此前所作的《中國基金會秘書長訪談錄》選題,領域內近年來涌現了諸多優秀的基金會負責人,對推動中國慈善事業發展亦功若丘山,所謂“江山代有人才出”,他們的故事和灼見都需要去挖掘。

 

6月初,葉正猛先生發來信息,說近日將赴京,約我見面。我不禁“欣欣然”,準備好了提綱靜候其音。不料僅過兩日,新冠病毒便偷襲京城,如一個喜好無常的君王,沒有邏輯可言,一時間風云突變,人心惶然,政府下令嚴防死守,進出京遂難。我遺憾沒早一日去杭州拜訪他。

 

沒有辦法,采訪只好以書面形式進行。我再一次閱讀有關他的一些文章及他近年來一些演講,在文字中找尋他的公益想法。電話采訪后,我將稿子傳過去,很快地他就把修改稿傳回來,其后又請他的助理校對了兩次,可見他思想的縝密和表達的嚴謹。

 

當然,還有他的謙遜。在葉正猛先生的文字里,他數次提到“我還是新兵”“做得還不夠”“需要學習”“不好為人師”等語,讓人看到充溢于文字間的謙和與清醒。古人曰:“世多揚激伯夷隘,公獨謙虛下惠和”,信矣!

 

【訪談時間2020年6月22日

【訪談地點】線上

 

“拿自己的錢給別人辦事,

并且把事情辦好


馬廣志:在近日發布的第十七屆(2020)中國慈善榜上,新湖基金會榮獲“年度慈善榜樣”稱號,對一家成立僅兩年多的新基金會而言,這很令人矚目。

 

葉正猛:新湖基金會雖然只有兩年時間,但新湖公益持續的時間已經很長了。與其他企業做公益相比,新湖公益是有些不同的,我曾經說,有兩條其它企業可能難以做到。

 

第一,新湖一成立公司,就開始做公益,一般來說,企業剛成立還缺錢,而新湖集團成立時就相當有錢。在新湖基金會成立兩周年之際,我們發了一篇《新湖公益,25年足跡》文章,梳理了一下25年來新湖公益足跡,加上今年新湖公益抗疫,新湖公益足跡幾乎遍及中國內地各省(直轄市、自治區),并延伸到了香港。浙商博物館內新湖展示的主題是“首批參與公益事業的浙江民企”。

 

第二,新湖集團的“老板”、實際控制人黃偉親自擔任新湖基金會理事長、法定代表人。這在別的企業很難,因為法律規定,基金會法定代表人不得同時擔任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

 

所以說,基金會獲得業內關注和表彰,也基于此前多年積累的經驗。新湖基金會是很“新”,但新湖公益很“老”。而且,老板很看重公益,新湖方方面面就很容易形成“慈善共識”,做公益很順手,力度很大,執行力也很強。

 

馬廣志:新湖基金會是2018年成立的,能否談談當時的背景。

 

葉正猛:2018年,中國扶貧攻堅戰進入關鍵階段。2017年4月,新湖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新湖中寶發布公告,未來三年(2017-2019年)為精準扶貧和慈善事業支出1億元,與此同時,集團和旗下其他公司也都加大力度,參與扶貧。這種情況下,集團“火速”成立了新湖基金會,要求整合資源做好扶貧公益項目,要站在扶貧攻堅的前沿。
馬廣志:基金會的發展戰略是怎樣的?新湖基金會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

 

葉正猛:在基金會領域,我們還是新兵,還有很大差距。新湖公益多年來已經做的事兒,有媒體概括為四個板塊——賑災濟困的"新湖速度"、扶智助學"的新湖計劃"、脫貧攻堅的"新湖實驗"、公益創新的"新湖樣本",這些方面要接續做好同時要不斷開拓。

 

新湖集團發展勢頭很好,今后慈善公益投入會繼續擴大,基金會要主要承擔,目標是做一個有作為的、綜合型的基金會,既不是純資助型,也不是純運作型。我們一定要力求高效,力求創新,不斷打造基金會的活力。

 

馬廣志:您說過,創新是公益項目規劃的“要訣”。創新對基金會來說,意味著什么?新湖基金會在創新方面有哪些探索?

 

葉正猛:新湖公益一是求高效,二是求創新。所謂求高效,就是追求效率、效能、效果。對于非公募慈善基金會來說,其使命就是“拿自己的錢給別人辦事,并且把事情辦好。”“事情”就是公益慈善,“事情”之下的關鍵字是三個——“辦”、“錢”、“好”。“辦”,就是公益慈善要講求效率,就是在同等時間完成更多工作,同等工作用更短時間;“錢”,就是講求效能,在發揮作用的前提下節省有限的資金資源,用同樣的錢做更多的事。“好”,就是講求效果,就是要取得公益慈善的成果。而提高公益慈善的效率、效果、效能最好辦法就是創新。

 

但是,不是為“創新’而創新,而是為了切合實際,因應形勢,把事做好,做出實效。可以說,創新是動力,創新是活力,創新推動我們去追求公益的高效。那次論壇(注:指2019年12月8日第五屆全國品質公益論壇)我一口氣講了新湖公益創新有八個方面——公益新模式的助推、公益新理念的實操、公益新項目的爭先、公益新工具的創制、公益新效能的再造、公益新方法的嘗試、公益新關系的創建、公益新領域的涉足。呵,也算大膽嘗試吧。好多是基金會成立之前已經在做的。

 

馬廣志:新湖基金會在資助型基金的角色上的發展有什么規劃?

 

葉正猛:資助型基金會的價值是以資助促進公益生態發展。我們是間接地推動了中國基金會資助型運作模式的。中華兒慈會是業內公認的成熟的資助型基金會。2009年,兒慈會成立時,第一筆也是他們迄今最大的單筆捐款5千萬元就來自新湖。因為這筆捐款,新湖邀請徐永光一起參與兒慈會戰略規劃設計。一開始定位就十分鮮明——做一個民間性、資助型的基金會,便“開了全國性公募基金會先河”。為此,徐永光給予很高評論:“新湖出資的創新杠桿作用,由此可見。”借此說明,我們非常認同資助型基金會。我們自己,可能要做綜合型的基金會,當然少不了“資助”,按照徐永光當年的策劃不斷探究。

 

 

“做公益要很平等、很平和、很平實”

 

馬廣志:看您的履歷,先是從政,后來中斷仕途下海,任企業高管,這對您現在從事公益工作什么影響和幫助?

 

葉正猛:公益工作的業務性很強,需要不斷學習。但有道是“功夫在詩外”,我過去的每一個經歷,對我現在從事公益事業都有影響和幫助。人的一生,經歷過都是積累,努力過都是財富。

 

我是在恢復高考那一年考入大學的,之前做過代課老師。參加工作四十多年來,教書、治學、從政、經商,現在又專職做公益,經歷還算豐富。我當過老師,后來又在師范學校就讀,新湖公益的很大一塊業務是與教育相關的,大學、中學、幼兒園以及社會教育等都有涉及,這樣做起來就相對熟悉、順手;共青團工作(注:葉正猛曾于1984年-1988年任共青團溫州市委副書記、書記)是很基礎的社會工作、群團工作,與基金會工作路數有相通之處;后來又走上黨政崗位,那段經歷應該說鍛煉、培育了我的綜合能力,也積累對做公益有用的經驗,例如,公益界都在講“授人以漁”,我當過漁業縣的縣長、縣委書記,最有資格講這話題,哈哈,雖然是一個比喻,但在扶貧、發展產業還是有實操意義,所以,我寫了篇《慈善公益如何“授人以漁”——一個老漁業縣長的思考》;企業的經歷,其思維、方法、經驗,都對公益的運作和創新有很好的借鑒作用,在企業我也一直兼管公益慈善。

 

過往的經歷多可能都是“資本”,但由于年齡大了,一定要時刻提醒自己保持年輕的心態、活絡的思維。

 

馬廣志:怎么看待您個人在新湖基金會發展中所發揮的作用?

 

葉正猛:對我個人來說,做公益有一個最大優勢,就是我與中國公益的領軍人物徐永光相識35年了,共青團改革(注:80年代,時任共青團中央組織部部長徐永光曾提出一些非常超前的改革設想)我追隨他,公益慈善我也追隨他。徐永光為新湖公益出謀劃策、操心操力。俗話所說的“三分靠天命,七分靠打拼”還不夠,郭德剛說還有一分,靠貴人相助!后來李小云老師(中國農業大學文科講席教授)、盧邁老師(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中國發展高層論壇秘書長)對基金會的發展指導幫助都不少!

 

馬廣志:您既是新湖基金會的秘書長,同時還擔任集團的副董事長,兩個工作之間如何平衡?您更喜歡哪種角色?

 

葉正猛:不是,我原來是新湖集團總裁,后來是監事長,這幾天也卸任了,基本算“退居二線”了。所以新湖基金會秘書長一職對我來說,現在是專職工作了。套用《論語》“學而優則仕”,我是“‘企’而優則‘基’”——做企業有余力了做基金會“學而優則仕”,好多人都理解錯了,任何一本正規的《論語》注本解釋都是——學習了還有余力,就去做官。優:通“悠”,有余力)。

 

如上所說,幾十來我還真是“干一行愛一行”,無論哪一種工作、職務,我都心懷敬畏,內心熱愛,認真鉆研,追求完美。在我的退休年齡到來時能轉任基金會秘書長,真是令我歡喜,這將為我的職業生涯留下一段非常美好的時光。

 

馬廣志:公益是一個更講奉獻與付出的領域,您覺得做公益對一個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有什么影響?

 

葉正猛:首先,你要知道我是一個老人,呵,花甲老人。三觀很早就形成,固定了。應該是反過來,我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影響著我去做公益事業。做公益當然更要講奉獻、講付出。我為公司為基金會做公益,我自己還不時地摻“私貨”,自己再掏錢“搭邊”做一些。這個三觀,是幾十年形成的,我的黨齡都40年了。

 

其次,我要表達的觀點是,做公益要有情懷,如你所說,是一個奉獻的領域,但不必太渲染情懷。新湖集團對慈善公益的認識是,“企業家做慈善是天然之事。”我最近隨手翻了戴維?梭羅的《瓦爾登湖》,沒想到這本書里邊也講慈善——“慈善事業差不多是備受人們推崇的唯一美德。不,他簡直就是得到了過分的吹捧;而如此吹捧他的正是我們的自私。”做慈善公益,要保持一個好的心態,很平等、很平和、很平實,不然,自我拔高,動作會變形。

 

馬廣志:新湖基金會發展的這兩年,您覺得有沒有一些遺憾或者不滿意的地方?

 

葉正猛:“入行”了才知道,基金會的正規化、成熟化、透明化有不少“硬性”規定,我們做得很不夠。今后,要不斷規范,打實基礎。

 

 

慈善公益資源配置影響行業發展

 

馬廣志:庚子之春,新冠肺炎病毒肆虐,極大地影響了社會的方方面面。新湖基金會在抗疫上有哪些舉措?

 

葉正猛:我們在這次抗擊疫情中,動作比較迅速,做了幾個方面事兒:一是捐款捐物,主要是捐贈自己生產的提高免疫力的藥物。二是較早提出提供我們的賓館作隔離觀察使用,媒體報道,這是我們“捐”出抗疫的思路。三是資助抗擊新冠疫情的科研工作,把錢用在刀刃上,包括新湖投資的蕙新醫療的團隊爭分奪秒研發體外循環光化學病毒滅活治療設備;與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達成合作,資助該所加快進行抗新冠肺炎藥品研究開發;資助上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團隊抗擊新冠的科研;四是還發起“看見春天 感謝有你”郁金香捐贈活動,向全國245個抗疫一線機構發起捐贈,送出70多萬株郁金香。

 

我們做這些事兒,是經過考慮的。第一,根據我們的企業的特色長處,力所能及地發揮點作用;第二,我們十分強調實效、到位,每一個行動都是事先聯系好落實的渠道,決不作無用之功。

 

馬廣志:其實,不管是線下,還是線上,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各級各類慈善組織都做了大量工作。

 

葉正猛:這次抗擊疫情,慈善公益組織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我看到浙江這邊許多基金會,在別人居家隔離時,他們仍在夜以繼日地工作,可以說是“史無前例”地體現了公益組織的力量。當然,也出現了一些問題,武漢那邊一些慈善組織還受到媒體和社會的詬病。

 

馬廣志:是的。這些慈善組織的服務能力和運作能力問題遭到質疑,民政部也說“有待改善和提高”。您覺得問題出在哪兒?怎么解決?

 

葉正猛:我認為,最基本的問題,是慈善的需求和供給(包括資金、產品、服務)的銜接問題。我們搞經濟,這屬于資源的配置問題,這是經濟學中最基本的問題,中國改革開放幾十年主要也是解決這個問題。

 

現在看來,我們的慈善公益資源配置,既不是強大的“計劃調節”,也沒有靈活的“市場調節”,不管是供方、需方還是“中介”(借用市場經濟的說法),都存在資源信息不對稱、不匹配、不銜接、不流暢的情況,千變萬化的慈善需求沒有精準展現,千頭萬緒的慈善供給沒有明確表達,千差萬別的“中介”表現沒有透明公示,千匯萬狀的對接渠道沒有明白通達。過去有過扶貧中一個山區小孩收到十來個愛心書包的案例,就是這個原因。這次,新冠疫情因為“突如其來”,情況可能更突出一些。新湖集團投資的趣鏈科技在抗疫中開發慈善捐贈溯源平臺“善蹤”,為此進行一番調研,存在問題是:“需求難發聲、捐贈難到位、群眾難相信”,我們稱之為慈善“三難”。

 

在國家經過幾十改革基本解決資源配置的根本途徑問題、在互聯網經濟日新月異的今天,慈善公益的資源配置途徑、方法、渠道需要加速探索、完善。我認為這個問題解決得好,你說的“一些慈善組織的服務能力和運作能力問題”,比較好解決一些,那時慈善組織如存在諸如此類問題,公益環節上各方可以“用腳投票”,但現在沒有。

 

 

新湖公益的“左”與“右”

 

馬廣志:“公益市場化”是近此年公益圈一個持續爭議的話題,社會企業模式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認可。公益事業的發展要不要借助市場的機制、市場的力量?

 

葉正猛:公益事業借助、運用市場的機制、手段,這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可行的。公益運用市場機制也不只社會企業一種模式,還有社會影響力投資等等。徐永光著作《公益向右商業向左》其副標題就是“社會企業與社會影響力投資”,他送給我的這書屝頁寫著:“新湖是中國影響力投資的先驅”。他指的是書中提到的,新湖2012年與深德公益在天津共同創立“新湖·育公益創投基金”,這是中國第一只正式注冊的影響力投資基金。這個基金也投資、資助了不少社會企業。

 

運用市場機制、手段,創新開展公益行動,還有很多文章可做。我舉一個例子,“新湖期貨”創新一種金融工具,叫“保險+期貨”,參與扶貧幫扶。結合運用熟知的“保險”和專業的“期貨”兩種工具,打造出能服務一線農民的風險管理模式,化解農產品價格漲跌風險,幫助農民穩定收入。公司本身不花錢就把公益做了,而且很有成效。有詩贊曰:“傾心公益金融創新,‘保險+期貨’與精準扶貧牽手,魔術般實現農產品的‘旱澇保收’”。

 

馬廣志:我們應該怎么理解和處理公益與市場的關系?

 

葉正猛:公益與市場關系是公益事業發展的一個重要關系,借用徐永光的話,是“左”與“右”的關系,更宏觀的角度我也說不好,我闡述一下新湖公益的“左”與“右”。

 

我們做公益動機很純,“財富共享才最有價值”,很“左”;方法很新,很敢于、善于運用市場手段,很“右”。2018年我們要出資7000萬,在云南實施新湖鄉村幼兒園建設并怒江州幼兒園全覆蓋計劃,包括省領導在內的許多人都打了問號,新湖要在云南搞房地產還是圖什么利益?沒有,云南房地產不是我們的選項,現在7000萬快做完了,沒有圖任何企業的私利,摻企業的私貨。

 

這里我想說,一方面,新湖公益非常純潔,很“左”,當然這個“純”,不是標榜自己崇高,而是指做公益不同企業生意掛鉤,公益風帆下不搭載任何買賣,不借助慈善來做產品行銷,不然,就俗了。公益同生意完全切割,企業是企業,公益是公益。另一方面,新湖公益非常求創新,很“右”,不斷探索市場手段、市場機制推進公益計劃、行動。這兩方面看似很矛盾,其實不矛盾,前者更純潔,后者可以更大膽,更理直氣壯。

 

馬廣志:善于用市場手段做公益,科技的角色很重要。公益發展如何依托區域鏈、5G、人工智能等高科技?

 

葉正猛:看來我們還是很趕“時髦”,你們這邊去年底,徐永光牽頭啟動了“公益鏈·時間銀行”,我們投資的趣鏈科技公司(公司由給政治局上區塊鏈課的陳純教授擔綱)在今年抗疫期間開發了“善蹤”,已經開始運行。都是區塊鏈,一個是“鏈”公益服務,一個是“鏈”公益資金、產品。我們的“善蹤”期望為中國的慈善捐贈提供全鏈路可信、高效的解決方案。需求方擁有便捷的需求信息發布平臺,捐贈方能夠順利完成物資精準捐贈,受捐方能及時收到捐贈物資,群眾則能看見且相信捐贈的全流程,讓每一筆捐贈都能找實,從而提升社會對慈善事業的信任度。

 

科技的發展運用能夠促進中國公益生態的改善,公益人要做到“敏銳”,對科技發展要敏銳,對公益變化要敏銳。及時關注、適應、投入。

 

 

非公募基金會慎提“去企業化”


馬廣志:與在企業相比,您認為基金會的工作有什么不同?

 

葉正猛:用不很嚴謹的通俗說法,一個掙錢,企業利潤最大化是重要任務;一個是花錢。借你這個問題,我要說公益界不少人認為做公益很厲害,花錢比掙錢還難,這個不對。把公益做好,把公益的錢花好,花出成效,確實很不容易。但比起做企業,掙錢永遠比花錢難。

 

當然,做過企業也不是一定會做基金會的工作。我現在感覺,做基金會我還是新兵,第一要務,就是要抓緊學習,學習公益理論,學習別人的實務經驗。

 

馬廣志:如您前邊所說,新湖集團很早就開始在慈善公益上的投入了。您認為企業做公益,與成立基金會做公益有什么區別? 
葉正猛:我用兩個詞——“合作”、“運作”來概括。過去企業做公益主要是捐款,但多數也還是一捐了之,而是與其它公益組織合作。現在有了自己的基金會,自己要運作項目。過去合作同時有運作,現在運作同時有合作。成立基金會了,拉起組織了,就要把慈善公益做得更專心,做得更專業。

 

馬廣志:企業基金會與企業在法律上是兩個截然不同的獨立的法人機構,并不存在隸屬關系。兩者之間的“正確關系”如何處理?或者說,企業基金會如何做好“去企業化”?

 

葉正猛:不錯,確實是在法律上是兩個截然不同的獨立的法人機構。但也許我們基金會成熟度還不夠高,我覺得不應該提“去企業化”。理由起碼兩條,第一,企業成立基金會的本意,是為了承擔起企業社會責任慈善責任這一塊(通行的說法,企業社會責任有經濟責任、法律責任、倫理責任、慈善責任,慈善責任是企業社會責任的最高形式),還是不能“去企業化”,也是不忘初心;第二,作為非公募基金會,其資金幾乎都來自企業。而且,像新湖運行方法,不是完全企業捐出錢,基金會安排做項目。我們有的時候是基金會先籌劃公益項目,再向企業“申請”資金,關系很密切。如果說“去企業化”,是指基金會運行同企業的生意分開、切割那是對的。

 

所以,兩者關系,一是擔當,基金會為主承擔好企業慈善責任;二是依托,基金會背靠企業強大的資金支持;三是融合,基金會與新湖“財富共享”企業文化融會貫通;四是協調,為更好地推進慈善公益事業,兩者有暢通的協調機制。要說明的是,新湖是實際控制人親任基金會理事長,這可能是一種另類的模式,要繼續探索研究。

 

馬廣志:秘書長對基金會的發展至關重要,您認為一個合格的基金會秘書長應該是怎樣的?

 

葉正猛:我做公益確實時間不短,但秘書長一職,我還是新兵。給我幾年時間,我一定以十倍的努力,做一個合格的基金會秘書長,并回答好這個問題!

 

馬廣志:對于新進入行業的年輕人,您有哪些忠告和建議?

 

葉正猛:哈,我不好為人師,如果一定提一個建議的話,我向做公益慈善的年輕朋友推薦一本書——《盧作孚箴言錄》。第一,盧先生在兵荒馬亂的年代竟然不可思議地創辦了卓越一流的企業。第二,盧先生做了了不起的公益事業,特別是譜寫了超越一般公益的中國版的敦刻爾克救亡曲。第三,有學者認為《盧作孚箴言錄》是“中國人生的圣經”。我也作為公益人,在我心中,盧作孚先生可謂高山仰止!

 

馬廣志:最后,請分享一下您未來的個人規劃。

 

葉正猛:想起陸游的一句詩:“身為野老已無責,路有流民終動心”。我雖然已經過了退休年齡,十分樂意公司安排我從事專職的公益工作,我已不便做“未來”規劃,但我在任期間,我一定會求高效,求創新,活力再續,傾心投入

 

 

聯系地址:中國浙江省溫州市茶山高教園區茶山校區 聯系電話:0577-86598000
傳真:0577-86586000 郵箱:wzdx@wd.edu.cn

Copyright ? 2022 溫州大學 Wen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技術支持:捷點科技

溫大公眾號

溫大抖音號

校友公眾號

大发888九州娱乐城| 豪门网上娱乐| 大发888娱乐城 qq服务| 百家乐官网布| 大发888游戏平台888| 电脑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大发888游戏平台hplsj| 百家乐在线手机玩| 百家乐桌出租| 澳门百家乐官网博彩能做到不输吗| 大发888娱乐城下载地址| 火命与金命做生意| 百家乐官网视频软件下载| 大发888游戏下载官方| 百家乐官网开庄几率| 大发扑克娱乐场| 金杯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玩百家乐官网的好处| 百家乐官网庄家出千内幕| 百家乐官网是个什么样的游戏| 蒙特卡罗娱乐网| 大发888wofacai官网| 百家乐赌博大揭密| 百家乐官网专打方法| 电投百家乐官网网站| 六安市| 棋牌下载| 百家乐路单生| 百家乐棋牌外挂| 百家乐官网mediacorp| 宁波市| 新宝娱乐| 百家乐庄多还是闲多| 玩百家乐官网新2娱乐城| 百家乐筹码14克| 百家乐一直下注庄家| 实战百家乐官网十大取胜原因百分百战胜百家乐官网不买币不吹牛只你能做到按我说的.百家乐官网基本规则 | 沙巴百家乐官网现金网| 钱柜百家乐娱乐城| 百家乐赌场技巧论坛| 百家乐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