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如其人 以詩紀政 ——訪我校79級中文專業校友錢建民
來源: 發布時間:2018-11-09 瀏覽次數:次人物簡介
錢建民,男,1957年出生,浙江溫州人,1979年就讀于原溫州師范專科學校中文專業,后留校工作十五年,獲教育學碩士,副教授。1997年起從政,先后任永嘉縣副書記、縣長,瑞安市委書記,紹興市委書記,現任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專職委員,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
詩如其人 以詩紀政
——訪我校79級中文專業校友錢建民
由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的錢建民個人詩集——《稽山詩草》,在全國各大實體書店、線上售書平臺亞馬遜、博庫上架銷售。詩集分“任越州”、“觀神州”、“訪五洲”、“憶溫州”、“居杭州”等五個篇章,標目十分醒目,其中部分詩作曾發表于《中華詩詞》、《詩刊》。
《稽山詩草》收錄錢建民先生自主政紹興十年以來創作的古體詩詞兩百余首。兩院院士、著名規劃和建筑學家吳良鏞先生題寫書名。任職大學時的兩位同事——中華詩詞學會副會長錢志熙先生,中國李商隱研究會副會長黃世中先生作序。此外,附錄部分收錄兩位學生的述評以供讀者參考。作品詩緣傳統,格律完整,風格健朗遒勁,語言質樸爽直,意境和諧含蓄,格調高遠豪邁。這是一部揭秘兩千五百年古城歷史文化的“讀城記”、一部透視改革潮頭重大事件的“履政錄”、一部折射地方主政者人文情懷的“心靈史”。詩集無論言情言志,還是言識言質,都集中表達了作者“革命者的情操、史學家的眼光、詩人的情懷”的價值取向。“詩緣城市”、“人文情懷”、“生命真意”三個特點,構成了詩集《稽山詩草》的獨特視角和魅力。
因一座城,而始結詩緣
“如果不到紹興工作,我這輩子是不會去寫詩的?!闭劶霸娋壠鹗迹X建民如是說。
紹興是2500年的歷史文化古城,山川秀麗,人文深厚,歷史上名重海內,“士比鯽多”。這方靈性的土地,曾經孕育過多少文人墨客,也因文化昌盛而吸引多少詩人千里向往。來到這里,錢建民不由生出“掉進了墨池”的感覺。而讓他更覺意外和有趣的是,在紹興的政務活動和交友應酬也往往伴隨著詩詞?!鞍滋煳遗c紹興當地的同志前往某處考察,晚間打開手機信息經常能讀到他們有感于白日里的行程而寫就的詩句,這是我過去從未碰到過的事”。
如此“詩城”生活,怎能不悅而為詩?錢建民“入鄉隨俗”,年屆五十,始結詩緣。
紹興十年,以詩紀政
詩歌本有紀政功能,《稽山詩草》中,“任越州”部分多為直賦其事的紀政之詩,也是該詩集的主體。一方面,開宗明義表明在“越州”(紹興,在詩歌鼎盛的唐宋時期稱“越州”)所作詩歌在整部詩集中的主體地位;另一方面,也包含著對曾經“任越州”的先賢吏治文化和地域文脈的一份仰承,對自身見賢思齊、譜寫新時期紹興篇章的自勉。
中華詩詞學會副會長、北大中文系教授錢志熙,評贊其紀政詩“給人一種正氣堂堂的感覺”。錢建民在紹興為政十年,激蕩的生活給了他激情的詩篇。
2008年,他被選為紹興市市長時,賦《履新感懷》,詩中充盈著“造福一方”之志。
《履新感懷》(其三)
歷代紹興毓圣賢,
江南福地脈伸延。
厲兵秣馬尋機遇,
擂鼓擊潮沖在前。
同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而紹興因經濟向外度高,所受沖擊尤為強烈,連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都親臨紹興指導應對。在經濟蕭條、士氣萎靡的局勢下,他作《漁歌子·己丑春節感懷》與同事互勉。這首讀之令志氣大振的詩歌幾經流轉,后竟被《人民日報》全文引用以激勵全民士氣。錢建民的詩名由此傳開。
《漁歌子·己丑春節感懷》
莫看寒流氣勢洶,
越中千里白霜濃。
芳眾落,
獨梅紅,
報將春色換隆冬。
2009年下半年,雖仍困難重重,但紹興經濟已呈回暖之勢,錢建民作《稽山冬景》,發同事們交流以增強信心,此詩后發表于全國詩歌最高級別期刊《詩刊》2010年第二期。
《稽山冬景》
冬至稽山寒意重,
湖濱雨歇落殘多,
茫茫白霧終歸去,
且看紅楓出綠坡。
翻閱《稽山詩草》之“任越州”篇,其中詩歌多數健朗遒勁大有毅然之風,無論是寫任職紹興時的修訂規劃、大橋建設、開發區建設、江河治理,還是文化建設、文明城市創建等樁樁件件民生大事,無不飽含激情,顯示了志存匡濟的胸懷;手法上詠物以勵志,體現出振奮向上的精神力量。
詩詞在不知覺中成為良師益友,無論是經歷痛苦或歡快、惆悵或激越,錢建民想到都會寫幾句,“這些詩句不僅記錄事件,在寫作的過程中,也是滌蕩情懷、提煉情懷、鑄就情懷,有時增進自我感悟,有時加快自我排遣,有時使我回想起古詩和前賢的情懷?!?/span>
詩如其人,情真意切
白居易和李商隱詩歌的風格是錢建民最喜愛的兩種類型,《稽山詩草》中除了緊扣時局的詩歌之外,也不乏表達思鄉、酬友、出游、家居生活與閑情逸致之作,這部分詩歌風格較為含蓄婉約,相較其紀政詩,更能凸顯錢建民于詩道上追求探索藝術的痕跡。
“晨霞映翠微,白鷺繞山飛,波里青魚現,提槳不忍揮?!保ā剁R湖濕地泛舟》)顯示出作者對自然生命的悲憫,緣情而發,自然流露。
“不意遷越州,悄然兩春秋?;斤L景秀,鑒水人文優。白日勤公務,晚來少應酬。偶爾簫竹響,岸柳傳鄉愁。”(《鄉思》)
溫州是錢建民的故鄉,杭州是作者妻子工作的地方,這兩地都是作者時時牽念的地方?!翱缭交酱├ㄉn,歸心似箭拜高堂。九旬又六莊顏在,訓教廉風潛入腸。”(《新春謁母》),這首詩刻畫了母子之情和96歲老母親慈愛的形象。
踏上詩旅后,錢建民的手機有了充當“靈感記事本”的新功能,無論在行路之中,還是在夜晚入眠之前,一旦有靈感閃過,錢建民便會摸出手機將之記錄下來。錢建民笑稱,自己愛上寫詩,最高興的是夫人,以前她總抱怨自己應酬多,易傷身,自從他開始寫詩后,應酬少了,花在學習上的時間更多了,令她欣慰不已。
人們說,詩如其人,詩歌是詩人生活與品格的雙重折射。
縱覽《稽山詩草》,其中“心憂老驥神不濟,愁別西湖徐返程”(《七律陪母游西湖》),表達了拳拳孝子之心;“異國探新知,回鄉盼驥馳”(《贈兒留美調寄菩薩蠻》),寄托了嚴父對孩子的期盼;“偶爾簫竹響,岸柳傳鄉愁”(《五律·鄉思》),抒發了濃厚思鄉之情;“突將奉命履新去,鑒水稽山夢里延”(《離任紹興抒懷》),離任紹興時的真實情感流露字里行間…
Copyright ? 2022 溫州大學 Wen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技術支持:捷點科技
溫大公眾號
溫大抖音號
校友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