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事業中閃光——訪談樓柯軍[2001級]
來源: 發布時間:2013-06-07 瀏覽次數:次個人簡歷:
樓柯軍,男,浙江余姚人,2001年考入溫州大學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2003年創辦溫州華雋軟件科技有限公司。2006年8月回寧波創辦慈溪華友計算機科技有限公司,在余姚和慈溪擁有2家直營店、2家連鎖店、17家分銷核心合作店。2007年1月創辦寧波華軍計算機科技有限公司,2009年創辦寧波華軍交通設施有限公司,任董事長。
人生感言:
等待機會不如創造機會。
炎炎烈日下,他戴著安全帽緩慢地在梯子上移動,隨著不斷揮舞的雙臂,網線被一點點釘在墻上。汗水從他額上滲出,滑過微瞇的眼角,滑過干裂的嘴唇,滴落,滴落,濕透整件衣衫。而他黝黑的臉上卻沒有顯出絲毫的不滿和抱怨,有的只是唇角的微微上揚及眼眸中的剛毅。是梯子的高度,架著他小小的夢想,一步步邁向生命的輝煌。
他就是樓柯軍,一個用夢想鑄就未來,用生命書寫事業篇章的博弈者。今日,我們慕名來到余姚,走進了將事業作為生命主旋律的他。
雛鷹起飛
大學不僅是一個交流知識的場所,也是我們鍛煉能力,學習為人處世的好地方。在這里他抓住了夢想的翅膀。
2001年,樓柯軍懷揣著青春和理想進入大學校園。在校第一個星期,他為節約那占據了近半生活費的198元話費,開創了人生第一個事業——校園虛擬網。他主動與移動公司商談,在學校老師、學生會同事以及班級同學的支持下,完成了移動公司提出的有200人入虛擬網就開這個網的要求,成功的建立了全國第一個校園虛擬網,并被移動公司聘為外聘市場部經理。
在校期間,樓柯軍曾擔任甌江學院文娛部副部長、數學學院外聯部部長、記者團副團長等8項職務。2001年,他一手創辦了給同學提供幫助、放飛夢想的舞臺——大學生服務中心。2002年,他抓住機遇,與“0+1”創業工作室的85名成員一起幫助計算機教授經營公司并擔任總經理。正是這些工作經歷,培養了他的領導才能,積累了他的人脈,獲得了他人的信任,同時也點燃了他對事業的激情。歌德說:“真正有才能的人會摸索出自己的道路”,他開始摸索屬于自己的漫漫創業之路。
翅膀下掛著沉甸甸的金子,是飛不高遠的。為了讓夢想翱翔,樓柯軍選擇了地拋棄金子。他放棄了移動公司、聯通公司部門經理的職位,放棄了計算機公司總經理的職位,還放棄了悠閑的假期。他的暑假如文章開頭所描述的那般,充滿汗水。他調侃說,2個月的放網線工作,最明顯的收獲就是一只腳上的275個包和另一只腳上的283個包。???
搏擊萬里
夢想似一顆閃光的珍珠,只有忍受住珠貝生珠的痛楚,才能綻放出奪目的光彩。他就是憑著對事業的這份激情,這份毅力,忍受著創世初期的艱辛,迅速成長起來。
2003年,他創辦了真正屬于自己的公司 ——溫州華雋軟件科技有限公司。在2006年至2009年間,他又先后創辦了3家公司。路是腳踩出來的,歷史是人寫出來的。樓柯軍以汗水為墨,以堅持為頁,用每一步行動書寫自己的歷史。
道路千條盡在腳下,通往何方任你掌握。他選擇了一條讓生命閃光的道路——用心做事,用心做人。他曾花費一晝夜,幫助一位幼兒園園長制作了一份PPT課件。制作時,他站在園長的角度,考慮其講話的思路,語速、神態等,并為其配好背景音樂,找好照片。就是這份PPT,讓園長奪得了溫州市園長講解第一名。“所有的公司都是從小做到大的,當你的公司比不了別人的時候,就要用心去打動當別人,用行動去感動別人,多站在別人的角度去想。”樓柯軍的成功秘訣——換位思考,簡單得令人驚訝。
憑著這份細心,這份熱情,他走上了一條讓生命閃光成功之路。路途中,回顧那一紙絢爛繽紛的繁華,那一路的探幽,一路的吟唱,他發現帶著腳印的歷程,別樣美麗。
反哺情深
剛踏入校園時懵懂的感覺,同學熟悉的笑臉,老師嚴厲的話語,師院橋、大槐樹、圖書館,那些青春的印跡,離開母校多年,你是否還記得?
回首當年,樓柯軍微笑著陷入了回憶。他記得剛開學時,班主任的一句問話 “你們誰當過班長啊?”“我!”,他的一次舉手讓他當上了班長。他記得曾幫同學搬新書,修臉盆,記得每星期一次的舞會。他記得曾不重視《馬列》等理論課,但后來卻發現“它不會直截了當的產生任何經濟效益,但會潛移默化的對你的思想產生影響,讓你考慮問題時會更全面一點”。他還記得他的計算機老師給了他一個發展的機會——擔任老師創辦的計算機公司的總經理,一個發展的平臺——全面認識了計算機產業并學會管理公司,一個發展的方向——計算機產業,才讓他有了今天的成就。
談起大學期間的這些經歷,樓柯軍很是感慨:“我非常感謝母校為廣大學子提供的鍛煉機會和廣大空間,大學期間的這些磨礪成為日后我事業成功的基礎。”一路走來,正是因為這些經歷給了他無數的想象和勇氣。
點亮明燈
當談及國家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時,我問樓柯軍:“您作為前輩,對那些即將步入創業之路的學子們,有什么經驗可以指導他們嗎?”“有創業想法是好的,但不要太盲目,創業這條路不是每個人都可以走的。” 他答道。樓柯軍給我們提供了一些思路:首先考慮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其次培養各方面的能力,如執行力、領導力;最后,將協作的思想溶入團隊的血脈。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團體的力量是不可小覷的。他說:“在創業的過程中,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一個團隊。”
最后談及對學子與母校的期望時,樓柯軍笑著說,希望母校提供更多創業方面的課程,讓學生能更好更快的接觸社會、融入社會,在創業的道路上少走彎路。
后記:
一只蝴蝶扇動翅膀將會在千里之外掀起一場颶風。近2個小時的采訪,樓柯軍,讓我們看到了一只始終堅持創業的閃蝶。堅持是所有成大事者的共性,難以想象這樣的一只蝴蝶,在千里之外將會有怎樣的精彩?我相信,在未來的人生旅途中他一定會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去迎接新的挑戰,用盡一生唱出屬于自己的精彩,讓生命在事業中閃光。
學生記者:許夢嬌 應莉萍
Copyright ? 2022 溫州大學 Wen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技術支持:捷點科技
溫大公眾號
溫大抖音號
校友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