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夢想 千里行——訪談金榮生[1988級]
來源: 發布時間:2013-06-07 瀏覽次數:次個人簡歷:
金榮生,男,浙江洞頭人,1988年考入溫州師范學院數學系,畢業后留校任教,1998年調入溫州中學,2007年調入上海市市北中學,現任市北中學校長助理,上海市數學特級教師。曾獲得閘北區第六屆優秀青年人才,溫州市享受教授級待遇的中學高級教師,溫州市首屆名教師,溫州教育十大年度人物,浙江省教育科研先進工作者,全國數學聯賽優秀教練員,全國特色教育先進個人等榮譽。
人生感言:
做一個堅韌不拔的理想主義者。
2012年7月8日的早晨,我們開始了校友采訪的第一站——市北中學數學特級教師金榮生。初見金老師,一米八六的高個,壯實的身材略顯微胖,面帶拘謹的微笑,給我們的第一感覺是:謙虛、謹慎。
憶往昔,歷歷在目,心存感激。
談及大學,金老師感慨:“大學生活是人生最美好的時光,無憂無慮,同學們之間相處很是愉快!”“大學四年下來,最大的收獲——結識了這么一幫同學、老師,懂得了‘只有付出了,才能有回報’的人生道理。”
1988年,金老師以洞頭縣第六名的成績考入了溫師院第一屆數學系本科。當時,從家鄉洞頭縣大門島至溫州需要2、3個小時的船程。“當年溫師院洪殿校區剛建,規模不是很大,學校只有兩幢大樓,分別屬于物理系和數學系,宿舍樓還未建好,男生們在教室附近的平房住,女生們住在教學樓的二樓。雖然生活艱苦,但學風很好,業余時間還會出去帶家教,補貼生活。”
說到同學,“當年給我印象較深的是班長胡偉國。他較我們要成熟些,會照顧人,在班里的威信很高。”“記得當年胡偉國先于我們到校,并細心地接待著之后到校的同學們,帶我們去報到、領著我們去找宿舍……幫我們打點好了許多事情。”
憶及老師,“給我們上課的老師們,我至今都有很深的印象,我覺得我今天能夠這樣的順利,大都得益于老師們的教導,很感謝我的老師們!其中朱小偉老師與周錦銘老師對我日后的工作、生活影響很深。”“92年,我跟隨系主任朱小偉老師做畢業論文,短短一個來月的時間,我們歷經了種種挫折,起初認為行得通的路,但最終卻還是回到了原點;我們雖然僅解決了問題中的非常簡單的部分,但朱老師努力鉆研、踏踏實實做學問的態度,深深感染著我。”“周錦銘是溫師院教中學數學教材教法的老師,由于他即將退休,我被安排來接班。他是我的師傅,和周老師的每次談話,都能給我帶來很大的啟發,不管是以后的人生還是事業,周老師對我的影響都非常深。”這是金老師對周老師的感言。
聊到留校,金老師說:“雖然我離開了溫師院,但是當時學校決定讓我留校,這是我人生最重要的一部分。”“班里有很多同學比我優秀,但很多人放棄了留校,選擇了回到自己家鄉去教書,最后才輪到我的。于是我便幸運地留了下來,我不是最優秀的,在此還是要感謝學校領導。”金老師謙虛地說道。
品執教,樂在其中,意猶未盡。
“我認為我有點教書的天賦,在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我能獲得快樂,并且我愿意跟別人分享這一快樂;有人問我問題,我很快樂;每當我能夠清楚地把問題講給別人聽時,我會有一種滿足感。”“教師付出就是自己的本分,不是額外的。” “孟子曾說過人生有三樂,‘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便是其中一樂,我有幸能做這樣一件快樂的事,我很快樂,也很知足。”由此,金老師對數學以及教育事業的熱愛之情可見一斑。
二十余年的執教生活,金老師經歷了兩次大的工作調動:一是從大學到中學,一是從溫州中學到上海市北中學。“這兩次的調動,我覺得我當時的選擇還是比較正確的。”金老師自我評價道。
放棄大學教師,進入溫州中學任教。“我的這一選擇,幾乎很少人能理解,但基于現實條件——自身本科學歷有限,想要在大學里有進一步發展似乎不太容易;再之,我認為我的教書能力在中學教學中會得到更好的體現;我想利用中學這個平臺,嘗試著把自己所學到的關于中學教材教法的教學方法和理論予以實踐。”“我相信我會成為一位非常好的高中老師。”基于這種想法,98年金老師離開了溫師院,來到了溫州中學任教,也由大學教師轉型為中學教師。
從溫州中學到上海市北中學,這是金老師經歷的第二次調動。在溫州中學的九年執教生活,金老師憑借自己的努力與熱情,獲得了大家的認可,他驕傲地說道:“九年期間,我所負責的溫州中學的學科競賽慢慢地發展到在全省有了一定名氣,得到廣泛的認可,自己也被評上了教授級教師,參加浙江省高考試卷命題,在溫州市的中學數學界可以說是位知名的老師了。”但是,2007年,金老師又做了一個常人難于理解的決定,離開溫州中學來到上海市北中學執教。“我可能會有更大的舞臺。”金老師侃侃而談,“當時常人難于理解,事后看來,我的決定是正確的。在上海,我培養的學生獲得丘成桐中學數學獎金獎,自己也評上特級教師。”
對于這兩次的抉擇,金老師總結道:“有了想法,就要努力去實踐它,盡管現實中有很多的未知因素,但我相信有付出就有希望。”自此,我們不難發現金老師樂觀、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和勇于挑戰、追求理想的精神。
“為夢想,千里行”可謂是金榮生老師執教生活的最真實的寫照。
寄語母校,特色定位,服務教育。
談到溫師院的師范教育,金老師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溫師院的教師培養工作為浙南地區的教育做了很大的貢獻,培養出了很多優秀的教師,溫州大部分的高中老師都是溫師院畢業的,溫州學生們的成長依賴于這些老師們。”“溫師院培養教師的能力不亞于全國各地其他的師范類大學,我們母校所培養的特級教師遍布各地。”
對母校的未來,金老師祝福道:“現如今,我們母校正在不斷壯大,并朝著綜合化方向發展。在做大做強的同時,母校應繼續秉承傳統,辦好師范教育,以突顯自身的‘特色’,培養出越來越多的頂尖教師,為溫州乃至浙江各地的教育事業服務。”“母校是我們的驕傲,祝愿母校越辦越好!”
學生記者:萬琴 李鵬
Copyright ? 2022 溫州大學 Wen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技術支持:捷點科技
溫大公眾號
溫大抖音號
校友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