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中文學子,今朝金融精英——訪談阮建明[1981級]
來源: 發布時間:2013-06-07 瀏覽次數:次個人簡歷:
阮建明,男,浙江衢州人,1981年考入溫州師范專科學校漢語言文學專業。1984年8月至1985年7月,在溫州師范專科學校黨委宣傳部工作;1985年8月至1987年11月,在溫州師范專科學校人事科工作;1987年12月至今,在中國人民銀行衢州市中心支行工作。現任中國人民銀行衢州市中心支行副長、國家外匯管理局衢州市中心支局副局長。
在衢州市人民銀行的辦公大樓里,約定三點鐘的采訪,阮建明學長中斷了一個會議,準時并熱情地接待了我,讓人不得不敬佩其作為高級經濟師精準的時間觀念。
在采訪之前我提到其實我們之前見過面,阮學長疑惑地看著我,我補充道:“前年八月衢州市溫州大學校友會成立時我也采訪過您。”兩人大笑。阮學長和藹的笑容,平實的話語,拉近了我們彼此之間的距離。
九山湖畔,追憶青春
“我們那時候學校的社團活動不多,也很少有課外競賽,所以我們就是努力學習書本知識。”關于在母校求學的情境,阮學長首先打開的話題,1981年報考了當時的溫州師范專科學校,開始了他為期三年的大學生活。在那個改革開放不久的年代,由于教學資源稀缺,學習的座位非常緊張,所以那時的學生每天趕早去圖書館搶座位成為“必修課”,甚至中午吃飯時也放一本書在桌子上以宣誓“領土”,大家的學習熱情十分高漲,不由得讓我想起現在期末時大家在圖書館搶座位的情境,不過我們只是期末忙碌,而他們是大學三年都刻苦“啃書本”。
提起當時的九山湖校區,阮學長印象極為深刻,校園很小但學習氛圍濃厚,條件很差但師生關系融洽,而且大家在為人處世方面的品質也非常突出。阮學長回憶道:“當時學校只有一個食堂,就餐位很少,我們常常端著飯菜在操場席地而坐。我在擔任班里的勞動委員,主要職責就是編排全班同學的每周值日表,并且督促他們做好衛生打掃工作,當一些同學忘記執勤或者請假時,我就承擔了他們的工作,擦黑板,掃教室,也沒有一句怨言。”我說現在的大學已經不用擦黑板了,老師都用PPT投影儀上課,而且我們現在也不用掃教室,都交給了勤工儉學的學生,甚至沒有了勞動委員,他的表情中有些失落。“我們那時還有學習委員、文娛委員、生活委員,各司其責,互相監督,記得當時我們還搞中文科的衛生大評比,爭“流動紅旗”,大大加強了我們的勞動積極性。畢業時黃培拉老師還專門召集幾個班的勞動委員合影留念,這張照片我至今還保存著。”阮學長補充道。阮學長回憶師生情和同學情時的幸福和溫馨,也深深打動了我,讓我們對八十年代的學習、生活情況有了更深的了解。
畢業后,因為成績優異,阮學長和另外幾名同學留校任教,那段在溫師院的工作歲月至今仍然時時想起,雖然大家之后各奔東西,但是依然保持著聯系。后來由于父母再三要求他回老家衢州工作,一向十分孝順的阮學長便向組織要求調回衢州。從此,一個純文科生轉到了金融行業。阮學長從頭開始,邊摸索邊學習邊實踐,如今已是高級經濟師的他,擔任中國人民銀行衢州市中心支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衢州市中心支局副局長,兼任衢州市政協提案委副主任,成為當地有名的金融行家,為當地的經濟金融發展出謀劃策、貢獻才智。
學業為重,發揮特長
在談到當今大學生如何進行學業規劃時,阮學長說:“學業為重,夯實基礎,學有所長。就業,應該尊重興趣;學習,必須勤學苦練,這對今后的發展有巨大作用。”他分析道:“人們經常說提高素質,人的素質由知識、方法、習慣和胸懷組成:知識是基礎,通過學習而來;方法是核心,通過實踐而來;習慣是外化,通過修練而來;胸懷是綜合的最高體現,這些都需要勤學苦練,不能有半點虛假。”
對于年輕的學弟學妹,他也提出了自己的期待:首先,將未來規劃和現在學習相結合。現在的大學生在課業方面自主權大大加強,要將專業知識與個人稟賦、興趣愛好三者有機統一。“在校學生一定要戒浮戒躁,靜下心來學習好自己的專業知識,夯實基礎,機會只垂青于有準備的人。”他認真地說道。
其次,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不斷摸索自己的學習方法,在這個快速更新的信息社會,不僅要在課堂上學好知識,還要從各方面去挖掘潛能,做到終身學習。走向社會之后,我們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很多,關鍵是要有很強的學習能力。阮學長結合自身的經歷強調:雖然自己在學校里沒有學過金融知識,但是在學校培養的學習能力使自己受益終生。
再次,要培養自己的團隊精神,把自己融入集體,讓集體接納自己。每個人都有共性和個性,在發揮自己個性的同時一定要維護集體的共性,形成團隊精神。阮學長頗有感觸的說:“我們不僅要有智商,更要有情商”。他笑著說:“希望溫大在校學生能學習前一代溫大人吃苦耐勞,敢為人先,敢打敢拼的精神,同時也能展現新溫大人與時俱進、勇立潮頭的風貌,在新的時代里發揮自己的價值。”
心系母校,服務校友
除了衢州人民銀行副行長的身份,阮學長還是衢州市溫州大學校友會的會長。在阮會長的帶領下,校友會不斷地聯絡與服務在衢校友,加強校友與母校、校友與校友的交流和聯系,優化社會關系,為母校的發展和衢州地區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不久前我也參加了溫州大學八十年校慶倒計時一周年的啟動儀式,能夠參加到母校的慶祝活動中來深感光榮,我們衢州市校友會也在積極籌備活動,傳達母校相關精神,同時也進一步討論落實在衢校友迎接八十年校慶的相關組織活動,為母校盡一份自己的綿薄之力。”
阮學長從一個經濟學者的角度,充分肯定了溫州大學的辦學理念和管理方式。作為一所地方性大學,所設專業能夠與溫州這座城市的經濟社會發展精密相連,展現了溫州大學“求學問是,敢為人先”的辦學宗旨,體現了溫州大學與時代共發展、與世界共呼吸的良好態勢。他說:“2012年初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實驗區剛剛設立,溫州大學就敏銳地捕捉到千載難逢的信息,在短時間內迅速成立了自己的金融研究院,不僅是學校積極應對國家重大決策的戰略部署,也是推進溫州金融綜合改革發展的現實舉措。”
談話間,阮學長毫不掩飾自己對溫州大學八十年校慶即將來臨的喜悅之情,并表達自己的真誠祝福,希望母校能借助溫州民營經濟發達的區域優勢,培養出更多的人才,成為一所具有鮮明特色的地方性綜合大學。
在輕松愉悅的談話氛圍中,一個小時的談話匆匆而過。關于阮學長,我從他身上學到很多;關于溫州大學,我有了更深的了解。不過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阮學長踏實肯干、勇于探索的精神,這是我們這些后生晚輩需要謹記的。
學生記者:施瑞濤
Copyright ? 2022 溫州大學 Wen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技術支持:捷點科技
溫大公眾號
溫大抖音號
校友公眾號